新闻中心

新闻分类:

"电塔敲冰哥"火了!但大部分人只想问:他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

这是220千伏石上线海拔最高的#051铁塔,照片中的人叫陈长生,是南方电网贵州电网输电运行检修分公司遵义管理所的员工。他正在一边敲冰,一边往上爬,为接下来的直流融冰工作做准备。

       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电力人,被@国资小新、@共青团中央、@头条新闻等账号打CALL,甚至@国资小新连用三个震撼:“在这张照片面前,请原谅我的词穷。”

很快、人民日报紫光阁、中国新闻社、中国网、环球时报、央广中国之声、工人日报、观察者网等接连转发,网友纷纷评论,为南方电网点赞。网络阅读量超过一亿。


电塔敲冰哥的微博登上微博热门排行榜第四位。


仅人民日报微博的微博阅读量就高达3600万,转发1.2万,评论4千条,点赞14万。(1月27日13时)


1月27日《人民日报》02版大图报道了南方电网贵州公司员工陈长生敲冰上塔的事迹。

天寒地冻 51米高塔作业”登上微博热搜

微博里网友的暖心评论


在QQ空间里,#电塔敲冰哥#也受到了00后们的追捧

中国网评论:他,占比不到照片的1%,却是一个伟岸的身影



为什么要爬塔,还要敲冰?


熟悉电网工作的都知道,南方区域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今年也不例外。1月5日起,全国范围内大降温,贵州遵义地区尤为甚,辖区输电线路在短时间内出现急速覆冰。在220千伏石上线,观测到了最大覆冰厚度(16.00mm)和最大覆冰比值(0.7)。

看,随手敲的冰就有这么厚

直流融冰

如果覆冰过厚,可能会导致断线倒塔,抗冰保电刻不容缓。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直流融冰:对输电线路施加直流电压并在输电线路末端进行短路,使导线发热从而融冰。


根据现场情况,石上线要和九上Ⅰ回、九桐Ⅰ回三条220千伏线路串联起来进行方程式融冰,在石上线末端的#51号塔进行短路。

被冰雪覆盖的#51塔,塔高51米。

准备:凌晨4点的老鹰关


1月6日凌晨4时,遵义管理所的12名同事一起摸黑到达了遵义务川县泥高乡的老鹰关。在车上稍事休整后,全员步行前往作业点。


6时许天色开始放亮,也办好了工作票,正好开始操作。

现场录入观冰数据


融冰工作最艰苦的一环,就是需要运维人员在冰天雪地中攀登到线路铁塔上,通过走线及安装短接线等高空作业,将三相导线相互短接,再由调度部门统一指挥厂站操作直流融冰。待融冰结束得到调度通知后,再次上塔拆除三相短接线,恢复线路运行。

爬塔:两小时换6双手套


当时气温零下3.5度,站在220千伏石上线海拔最高的#051铁塔下都深感寒风刺骨,更别说塔上了。平时供人员上下铁塔攀爬的脚钉腿主材已被呼啸的寒流吹上一厚层晶莹透亮的坚冰。

佩戴好大挂钩和安全绳等防护用具后,陈长生率先上塔,每上升一步便要敲打身边塔材的坚冰。哐哐哐,冰碴子往下掉,陈长生就网上爬一步。现场负责人唐微刚看到这一幕心里微微一动,就拿起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幕。

由于气温寒冷,抓着铁塔坚冰的手套很快被湿润,寒气透骨,用不了多久必须换手套。就这样,石茂江和陈长生每半个小时左右轮换一次下来取暖。通过两个多小时的轮番敲打,后套湿了换换了湿好几次,攀爬主材的坚冰终于除去,为后续上塔工作人员凿开了一条安全的道路。


18秒视频,感受电塔敲冰哥的力量


#电塔敲冰哥#在网络上爆红以后,澎湃新闻、梨视频、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跟进,电话采访陈长生。小赫兹也联系到了他,然而,他是这样说的……


原来,1月26日下午,陈长生他们正好又在石上线融冰。他自己没有微博,从媒体记者的口中得知自己“爆红”了,但一直在电塔上忙活,沉默寡言的他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有点意外,这是我们的职责”。

小赫兹了解到,陈长生2008年8月进入南方电网贵州电网输电检修分公司工作,已经干了快10年了。在输电检修的岗位上,经常早出晚归,在野外作业。“挺喜欢这个工作的,选择这份工作不后悔。”他告诉小赫兹,这些年学了不少东西,又认识一些好的同事和朋友,感觉很满足。

1月7日上午石上线融冰工作现场作业到尾声时,现场总负责人唐微刚(左)和陈长生(右)。照片中可以看到,上塔的脚材钉已经清理了出来。


“小时候不听话,出来工作早”是陈长生最后悔的事情。在工作之余,他修读了函授本科学业,又在自己擅长的高空检修上下功夫,取得了带电作业资格证;刻苦学习经纬仪测量技术一个多月,已能用仪器独立完成基础工程的复检验收工作。同事评价: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年轻人踏实工作,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提升业务技能的信心和决心。


  • 上一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智能电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研发”项目启动会在津召开
  • 下一篇:维修电工的出路,2018我们该何去何从?
  • 返回列表